由 Ugo Bardi 通過 SenecaEffect.com 撰寫,
歐盟的失敗可能是從旗幟的選擇開始的。 並不是說州旗應該是藝術品,但至少它們可以鼓舞人心。 但是這面旗幟是完全扁平的,沒有原創性,並且令人沮喪。 它看起來很像變質的藍紋奶酪披薩。 而這只是歐盟變壞的眾多事情之一。 (試圖讓它更具吸引力 徹底失敗)。 它是即將結束的一千年周期的結論。 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這並不能減輕痛苦。
歐洲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 10,000 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冰蓋消退的時候。 那時,我們遙遠的祖先移居到一片原始土地上,開墾它,建造村莊、道路和城市。 他們旅行、遷徙、互相爭鬥、創造文化、建造廟宇、堡壘和宮殿。 在歐洲南部海岸,一個活躍的商業交流網絡出現了,地中海上的海上運輸使之成為可能。 在這個網絡之外,羅馬帝國誕生於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末。 它包括大部分西歐。 (來自歐空局的圖像)
與所有帝國一樣,羅馬帝國也經歷了輝煌與衰落的循環。 公元5世紀,隨著歐洲進入中世紀,帝國已經消失,除了作為對過去偉大的記憶。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 西歐人口下降到歷史最低點,可能不到2000萬人。 歐洲變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不祥的廢墟、小村莊和相互爭鬥的小軍閥之地。 沒有人能想到,幾個世紀後,歐洲人會成為世界的主宰者。
有時,崩潰會帶來復甦的種子。 這就是我所說的“塞內卡反彈” 出於某種原因,我們現代人貶低中世紀,稱那個時代為“黑暗時代”。但是 歐洲中世紀沒有黑暗。 歐洲在物質方面很貧窮,但歐洲人設法創造了一種文化,包括精緻的文學、壯麗的大教堂、精緻的音樂、先進的技術等等。 歐洲文化繁榮的原因之一是世界其他地區所缺乏的工具的存在。 一種是拉丁語,用於保存古老的古典文化及其成就。 它還促進了整個非洲大陸的貿易並建立了牢固的文化紐帶。 歐洲人還繼承了大部分羅馬法律和文化,以及冶金和武器製造等領域的羅馬技術。
隨著歐洲從 5 世紀的崩潰中復蘇, 東歐的新貴金屬礦開始將財富注入歐洲大陸。 結果是爆炸性的。 早在公元 800 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就可以集結一支強大的軍隊來創建一個新的全歐洲帝國,即“神聖羅馬帝國”。 千禧年之際,歐洲人口迅速增長,需要空間來擴張。 歐洲是一個盤繞的彈簧,隨時準備折斷。 1095 年,大批軍隊從歐洲湧出,猛攻近東。 那是十字軍東征的時代。
最初,對中東的入侵取得了驚人的成功:基督教軍隊擊敗了當地統治者,建立了新的王國,並沿著絲綢之路重建了與東亞的直接商業聯繫。 但對於一個還很年輕的歐洲來說,這個任務實在是太大了。 經過兩個世紀的鬥爭,歐洲軍隊被迫放棄聖地,戰敗狼藉. 此時,歐洲再次面臨它試圖通過十字軍東征解決的問題:人口過剩。 這個問題通過快速的人口崩潰自行解決,首先是大饑荒(1315-1317 年),然後是黑死病。 13 世紀的歐洲如此虛弱,以至於它面臨著被來自亞洲的蒙古軍隊征服的嚴重風險。 對歐洲人來說幸運的是,蒙古人無法在遠離帝國中心的地方發動全面進攻。
大約一千年期間歐洲人口的示意圖。 注意兩次崩潰:兩者都有典型的“塞內卡形狀,”也就是說,衰退快於增長。第一次崩潰是由飢荒和黑死病引起的,第二次崩潰是由 30 年戰爭以及相關的瘟疫和飢荒引起的。
儘管遭受了黑死病的蹂躪,歐洲仍然完好無損地擺脫了它的文化、社會結構和技術知識。 歐洲不僅復甦了,而且以驚人的方式反彈。 造船技術得到改進,使歐洲人能夠揚帆遠航。 在他們自相殘殺的爭吵中,歐洲人還把火器變成了非常有效的武器。 在 16 和 17 世紀,他們拒絕了奧斯曼帝國向歐洲擴張的企圖。 1571 年,奧斯曼人在勒班陀的海上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然後,他們在 1683 年的維也納圍城戰中在陸地上被徹底擊敗。現在他們的東部邊界安全了, 歐洲人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擴張。
16 世紀見證了一種持續數個世紀的模式的誕生。 歐洲軍隊會入侵外國王國,粉碎所有軍事抵抗,並用歐洲人取代當地領導人。 有時他們把當地居民當作奴隸,有時他們消滅他們並用歐洲殖民者取而代之。 新土地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財富來源。 歐洲進口貴金屬、木材、香料,甚至以甘蔗生產的糖的形式進口食品。 海外金銀的流入刺激了歐洲經濟,木材讓歐洲人能夠建造更多的船隻。 食物的進口使歐洲人口得以增長,並派出新的軍隊來征服生產更多食物的新土地。
然而,歐洲的擴張在 17 世紀開始放緩。 從 1618 年到 1648 年的 30 年戰爭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可能已經消滅了 10% 的歐洲人口。 然後,像往常一樣發生戰爭,接著又爆發了一場瘟疫。 歐洲似乎達到了新的極限 到它的擴展。 糖本身不足以維持維持和進一步擴大歐洲帝國所需的材料。 造船需要木頭,同時,木頭要變成冶煉金屬所需的木炭。 但歐洲的樹木已經枯竭,從海外進口木材價格昂貴。 大多數南歐國家的森林都在減少,增長停滯。
(圖片來自 Foquet 和 Bradberry). (法國 圖中未顯示,但顯示出類似於英國的模式)。
儘管困難重重,北歐經濟體(尤其是英國)在 17 世紀危機後迅速恢復增長。 訣竅是 新技術發展:煤炭. 煤炭在羅馬時代就已被用作燃料,但歷史上還沒有人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過它。 有了煤,歐洲人就不需要再毀壞森林來煉鐵了。 那是一個新的、成功的反彈的開始。 到20世紀初,歐洲直接或間接地主宰了整個世界。
根據歐洲人口 Zinkina 等人。 (2017). 14 世紀和 17 世紀的兩滴水滴清晰可見,儘管在這個規模上沒有蘭格早期作品那麼引人注目
作為典型的帝國,隨著征服的完成,鞏固的時期到來了。 不再有個別國家的冒險冒險,而是一個中央政府來管理帝國並將其維繫在一起。 對於古羅馬人來說,尤利烏斯凱撒的任務是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對於現代歐洲來說,這是一個更加困難的故事: 如何馴服一群好爭吵的國家 似乎大部分時間都在互相爭鬥?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 年)是最早嘗試的人之一,但沒有成功。 他的繼任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1527-1598)在1588年試圖用他的“無敵艦隊”征服英國,但他也失敗了。 西班牙的衰落給其他歐洲大國留下了再試的空間。 拿破崙·波拿巴(1769 -1821)差點成功, 但他的帝國夢想在特拉法加破滅,然後在俄羅斯平原上凍死。 然後,輪到德國了。 嘗試於 1914 年開始,並於 1939 年再次進行。在這兩種情況下,都是一次悲慘的失敗。 即使是弱小的意大利也有帝國夢。 在 1940 年代,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試圖在地中海重建一個新版本的古羅馬帝國。 徹底失敗,再次。
一次又一次,未來的歐洲帝國列強發現自己面臨著不可能的挑戰。 在西方,英國沒有興趣看到一個歐洲帝國就在海峽的另一邊崛起。 東方也是如此,俄羅斯不希望在其邊界附近看到一個大國。 結果是歐洲軍隊發現自己同時在兩側作戰。 當時,地中海處於英國海軍的鐵腕控制之下——大陸列強無法向南擴張。 隨著二戰的結束, 歐洲從這場鬥爭中脫穎而出,遭到破壞、貧困和屈辱。
最近(也許是最後一次)統一歐洲的嘗試是歐盟。 聯盟的創建者明白,不可能通過軍事手段統一歐洲,因此他們試圖以經濟自由區和民選議會的形式來實現。 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但沒有奏效。 它不可能起作用。 聯盟面臨著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巨大敵對力量。 英國和法國本應平衡德國的力量,但 當英國在 2020 年離開時,聯盟遭受了經濟失敗 相當於 1940 年德國在不列顛之戰中遭受的軍事打擊。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都試圖將英國併入歐洲大陸,但都失敗了。
英國的倒戈離開了歐盟,德國主導了它。 就像二戰時期一樣, 德國政府從來不明白,四處張揚並不是討好鄰國的好方法。 其結果是整個歐洲大陸反歐勢力的增長——旨在恢復民族國家權力和擺脫歐盟官僚的所謂“主權”運動。 到目前為止,這場運動在政治上只發揮了邊緣作用,但它成功地讓所有沒有從布魯塞爾拿到工資的人對歐盟深惡痛絕。
就像 1941 年發生的那樣,歐洲現在正在兩條不同的戰線上進行殊死搏鬥,但現在的鬥爭主要是經濟和文化,而不是軍事:它是一個 “全頻譜霸權”之戰. 鬥爭仍在繼續,但似乎已經很明顯,歐洲正在被擊敗。 就像德國在 1941 年對俄羅斯發動軍事進攻而自取滅亡一樣,歐盟也在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而自取滅亡。 有效地, 歐洲正在緩慢而痛苦地自殺。 但這就是全譜優勢的運作方式: 它從內部摧毀敵人。
現在? 歐洲將不再是一個帝國,這是不可避免的。 曾經使歐洲稱霸成為可能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已不復存在。 但 歐洲自我毀滅並非不可避免。 歐洲本可以通過與其他歐亞強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保持良好關係而生存下來並保持獨立,但是,選擇與歐亞大陸其他國家斷絕商業、文化和人際關係不僅僅是經濟自殺. 這是一種文化和道德上的自殺。
那麼,可憐的歐洲會怎樣呢? 歷史一如既往地押韻:不要忘記 [1945年美國官方計劃 是為了摧毀德國經濟並消滅大部分德國人口. 幸運的是,這個計劃被擱置了,但這個想法能否再次流行起來呢? 我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無論如何,一個貧窮的歐洲可能會回到中世紀早期的樣子:人口減少、貧窮、原始,僅僅是偉大的歐亞大陸的附屬物。
但是, 歐洲不止一次從可怕的災難中復蘇. 它可能會再次發生。 不過,不會很快。
就像變質的藍紋奶酪披薩一樣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