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人:多代同堂的生活,曾經是許多美國人的常態,正在捲土重來


本文經 NextAvenue.org 許可轉載。

2016 年夏末的一個晚上,蘇·史密斯·莫克 (Sue Smith Moak) 坐在自家門廊上,望著蜿蜒的車道,這條車道通向她位於得克薩斯州丘陵地帶的 54 英畝牧場。 自從她的丈夫 Rickie 於 2014 年去世後,她就一直孤身一人,Moak 知道她不能再留在與丈夫一起死去的夢想中。

“我想要冒險,不僅是為了我自己,也是為了我的孩子和孫子們,”莫克說。 “我想要一個我以前從未住過的地方,可以提供不同的活動。” 莫克一直被西方所吸引,在考慮了幾個地方之後,她選擇了科羅拉多州的帕戈薩斯普林斯作為她的下一個家。

她以為她的孩子和孫子們只會來看望她,但她即將成為一個多代家庭的一部分。 Moak 的女兒 Sarah Moak Hyman、丈夫 Justin Hyman 和 6 歲的 Bixby 很快決定放棄大城市快節奏的生活,轉而去小鎮生活。 “我買的房子很大,我們一起住很有意義,”莫克說。

大家庭的好處

Next Avenue 老齡化影響者 Donna Butts 是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組織 Generations United 的執行董事,該組織倡導將幾代人聯繫起來的政策和計劃,她說大家庭住在同一個家庭中在 20 世紀上半葉很常見。 這種做法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捲土重來。

“在 20 世紀中葉形成了一種恥辱感,我們稱之為‘約翰·韋恩綜合症’,人們覺得這種恥辱感不強,如果他們需要彼此,那是錯誤的,”Butts 解釋道。 “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是,我們有時需要支持,這讓我們變得更強大。”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皮尤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理查德弗萊說,人口普查數據顯示,1900 年,大約 24% 的人口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家庭中,這一數字到 1940 年略有上升。

您可能會喜歡:65 歲退休上大學? 一些新的“大四學生”來到大學

1970年觸底反彈

到 1970 年,生活在多代家庭中的美國人的比例穩步下降,當時達到 7% 的低點。 弗萊表示,自 2001 年以來,從科技股泡沫破滅到 2007-09 年經濟衰退,再到 COVID-19 大流行,股價一直在大幅上漲。

他說,皮尤研究中心估計,到 2021 年,18% 的美國人,即 6000 萬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家庭中。

弗萊說,這種現象反映了年輕人推遲結婚並與父母同住,以及更多的父母與成年子女及其家人同住。

他補充說,多代同堂的家庭數量也反映出越來越多的西班牙裔和亞裔移民,其中大家庭同居是一種文化規範。 弗萊基於表明歐洲移民的後代是最不可能生活在多代家庭中的群體的數據。

Butts 說:“我們真的認為在大衰退之後這個數字會下降。” “但特別是許多老年人發現它有助於緩解孤獨感,讓家人團聚。”

Butts 補充說,多代家庭有很多優勢,例如共享財務資源和照料責任。

同樣在 MarketWatch 上:嬰兒潮一代現在的人數已超過千禧一代,他們看到了世代權力的轉變

大房子有幫助

麗莎·西尼 (Lisa Cini),54 歲,是《蜂巢:多代同堂生活的簡單指南》一書的作者,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居民,與她 96 歲的祖母、父母和十幾歲的孩子住在一個多代同堂的家庭中。

Cini 和她的丈夫購買了一座大型殖民地住宅並進行了改造,將附屬車庫變成了“祖母套房”。 “我們還打開了樓下並重新配置了樓上,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臥室和浴室,”Cini 說。

“我認為主要的挑戰是房子裡有四個女人,其中包括我十幾歲的女兒,誰控制了廚房,”Cini 笑著說。

在她祖母去世、孩子們上大學後,這對夫婦在她父母樓下的同一棟樓裡買了一套公寓。 “雖然是分開的單元,但真的就像我們住在一起一樣,”Cini 說。

尊重他人的界限

“多代同堂對很多人都適用,但並不適合所有人,”Butts 說。

莫克說,他們安排成功的關鍵之一是擁有自己的空間。 Moak 擁有大約 500 平方英尺的空間,包括她自己的入口、浴室和小廚房。

多代同堂對莫克來說並不陌生。 她的祖父母和她的父母一起生活了很多年。 她認為,她深切記得的那段經歷有助於實現這一轉變。 例如,她說,她試圖將女兒的家庭視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同時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他們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單位,而我屬於不同的一代人,之前我獨自生活了幾年,”莫克說。 “我們每個人做事的方式都不一樣,知道界限在哪裡很重要。”

現年 73 歲的莫克表示,這對各方都非常有益。 她與女婿合用汽車,為他們節省開支。 幫助有兩種方式; Justin 和 Sarah 都可以幫助 Moak 進行醫療預約。

不要錯過:“我姐姐總是在金錢和毒品中掙扎”:我和我的丈夫和母親擁有一所房子。 我們應該把我姐姐從家族遺產中剔除嗎?

世代相傳

然而,他們都說最大的好處是莫克與現年 11 歲的比克斯比建立了關係。 她帶他去旅行。 他們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的時光,”Moak Hyman 說。

莫克的人生哲學是“你永遠不知道它會把你帶到哪裡去。” 在與她最小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創建多代家庭時,情況確實如此。

“我和我小時候和我們住在一起的祖母關係很好,”莫克說。 “Bixby 和我一起做了很多事情,這是最棒的事情。”

另外:將房子留給繼承人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創建成功的多代家庭的技巧

    建立界限。 Cini 說這是她希望自己從一開始就做的事情。 “這是一場艱難的談話,但會幫助你避免以後更艱難的談話,”她說。 她補充說,這樣做時,不要忘記包括兄弟姐妹或搬進來的父母的其他孩子。“我的兄弟姐妹只是習慣走進我父母的房子,我們不得不向他們解釋這不再是可以接受的,”奇尼說。 建立公共區域以及家人是否會一起吃飯。 Cini 說,他們必須為十幾歲的孩子規定時間,讓他們使用家庭活動室玩遊戲或看電視。 他們還預先決定誰將保留哪些廚房工具、餐具等。 莫克說她通常不和女兒的家人一起吃飯。 “我喜歡早點吃,他們喜歡晚點吃,這沒關係,”Moak 說,如果她想做飯,她會使用主屋的廚房。 尊重家庭單位。 莫克說,她的女兒總是邀請她和他們一起出去玩。 “有時我去,有時不去,我知道他們需要一家人獨處的時間,”莫克說,他補充說,他們通常會去節日,並且已經建立了一年一度的聖誕樹砍伐活動。 巴茨說,祖父母不要干涉孫輩的養育也很重要。 “重要的是不要將你的養育方式強加給成年子女,”Butts 說。 明確誰付賬,誰做家務。 Cini 說,雖然她和她的丈夫在經濟上不需要幫助,但她還是給了她的父母和祖母一些賬單。 “我認為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更像是家庭的一部分,而不是覺得自己受到了照顧,”Cini 說,她補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務,包括她的祖母,她的工作是疊衣服。 控制期望並保持溝通暢通:Butts 說永遠不要指望任何人改變他們是誰。 “如果他們是個懶漢,他們很可能會一直這樣,”巴茨說。 “重要的是能夠談論出現的問題。”

Kerri Fivecoat-Campbell 是居住在奧扎克山脈的全職自由作家和作家。 她是公共 Facebook 頁面“光明之年:寡居生活”和私人 Facebook 群組“失去配偶後尋找自我”的創始人和管理員,致力於幫助寡婦/鰥夫向前邁進。

本文經 NextAvenue.org 許可轉載,©2023 Twin Cities Public Television, Inc。保留所有權利。

Next Avenue 的更多內容:

    滿屋:多代同堂生活指南